《海兽之子》影评:画面为何震撼,剧情是否晦涩,哲学主题如何理解

大家好哇,我是云哥,一个平时爱琢磨电影背后门道的影迷🎬。这次想和大家聊聊这部评价两极的日本动画电影——《海兽之子》。它豆瓣评分6.6,入围了第9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初选名单,来头不小但争议也挺大。云哥看完后,心里五味杂陈,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能帮到你,特别是如果你还没看或者看完有点懵的话。

​▋先聊聊这部电影的基本盘​

《海兽之子》改编自五十岚大介的同名漫画,由渡边步执导(就是那位曾经执导过《哆啦A梦》的导演),音乐更是由大神久石让操刀,主题曲则是米津玄师演唱的。阵容堪称梦幻✨。

故事围绕中学生琉花展开。暑假伊始,她因为在学校使用了暴力而被社团开除,无所事事间,她来到了父亲工作的水族馆,在那里遇到了两位神秘少年——“海”和“空”。这对兄弟据说是由儒艮抚养长大的,自小生活在海洋之中,身体机能似乎也与常人不同,能接收到来自大海的神秘讯息。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水族馆不断发生鱼群失踪的奇异事件,而“海”与“空”出现的海域,却聚集了越来越多稀有的鱼类。琉花就这样卷入了了一场围绕大海、宇宙和生命起源的宏大叙事之中。

​▋视觉和听觉,绝对是顶级的享受​

必须得说,这部电影的​​画面真太美了​​!🎨

几乎每一帧都能拿来当壁纸,尤其是对海洋的描绘,海水的光影、色彩层次,还有各种海洋生物,都细腻生动得让人惊叹,仿佛真的被带进了那个神秘又绚丽的海底世界。电影里有很多脑洞大开的奇观,比如:

  • ​水族馆的鱼群​​像星辰一样斑驳闪烁,自成宇宙。

  • ​雨滴和溅起的水花​​会化成透明的鲸鱼,游过天空。

  • 最后那场持续十多分钟的“海空祭典”​​高潮戏​​,更是眼花缭乱,磅礴大气,用极具想象力的画面展现了宇宙的成长和人类的诞生过程,视觉冲击力极强。

再加上​​久石让的配乐​​🎵,空灵梦幻的旋律和画面交融,共同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沉浸感,至少在视听层面,这绝对是一场盛宴。

​▋故事和哲学主题,为啥会让人看得迷糊?​

《海兽之子》的野心很大,它不仅仅想讲一个奇幻冒险故事,更想探讨​​生命、宇宙、自然​​这些宏大的哲学命题。它试图架起生物、海洋、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桥梁,探讨生命的起源与循环。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影片​​塞进去了太多深刻的哲学思考​​,比如天人合一、存在主义、生命的实质等,而它的叙事方式又比较​​隐晦和抽象​​,用了很多象征、意识流的手法。很多角色的行为动机不明(比如“海”和“空”为什么偏偏选中了琉花?),一些配角背景交代不清,有些哲学对白也显得有点“故作高深”。这就导致​​剧情看起来会有些晦涩难懂,甚至支离破碎​​,观众的思绪很容易被漂亮的画面带着走,却难以抓住故事的核心线索。

​▋所以,它到底适合谁看?​

正因为上述特点,《海兽之子》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它并不太适合低龄的少儿观众​​,或者说,孩子们可能只能看个“热闹”(看看漂亮的海洋生物和绚丽的画面)。它更像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感受而非完全理解​​的作品。

如果你喜欢:

  • ​视觉艺术​​,享受唯美震撼的画面;

  • 对​​哲学思辨​​感兴趣,愿意思考生命、宇宙这类宏大主题;

  • 能接受​​叙事节奏较缓​​、​​故事性不强​​,更侧重意境和氛围渲染的作品;

那你不妨试试这部《海兽之子》。

​▋云哥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小建议​

我个人觉得哈,《海兽之子》在艺术探索上的勇气值得肯定,但确实存在​​野心过大而叙事力有未逮​​的问题。精美的画面某种程度上成了深邃思想内核的“牺牲品”。​​“不要试图去完全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这句话可能是打开这部电影的正确方式。

如果你打算看,云哥的小建议是:

  • 或许可以​​先了解下原漫画​​,可能对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有帮助。

  • 放低对“讲一个完整清晰故事”的预期,更多地​​沉浸在其视听氛围和它试图传达的意境中​​。

  • 看完后,如果觉得懵,可以找一些影评或解析来看看,不同人的解读有时能帮你打开新思路。

​这部电影就像一场梦​​,梦里光影交织,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模糊的隐喻。醒来后你可能记不清完整的故事情节,但那份关于海洋的深邃、宇宙的浩瀚以及生命轮回的震撼感,或许会久久停留在心中。

​最后聊聊电影里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琉花膝盖上那个反复出现的伤口。一开始没人注意到它,就像没人注意到琉花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被看见的心情。直到后来,这个伤口悄然愈合了。这细微之处,或许正是琉花在这场冒险中完成自我疗愈与成长的温柔注脚。

好啦,关于《海兽之子》就先聊这么多。这部电影嘛,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可能看得云里雾里甚至觉得沉闷。但它独特的魅力,确实值得一部分观众去体验和感受。希望这篇影评能给你一些参考!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