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猫咪》影评,编剧法则怎么用,电影角色为何要救猫?

哎呀,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时候?就是看一部电影,明明主角是个小偷或者脾气暴躁的家伙,可不知道为什么,​​你就是讨厌不起来他​​,甚至还有点喜欢?🤔 其实啊,这背后可能就藏着“救猫咪”这个编剧魔法!今天咱们就聊聊这本超有名的编剧书《救猫咪》,它可不是讲怎么救小动物的哦,而是一本​​好莱坞编剧的超级指南​​!

🎬 “救猫咪”到底是个啥?

简单说,“救猫咪”就是一个​​让观众快速喜欢上主角的技巧​​。这个词来源于这本书的作者布莱克·斯奈德。他的意思是,不管你的主角多另类、甚至有点坏,只要安排他做一件小事,比如​​救一只差点被车撞的小猫​​,观众就会觉得:“哇,他内心还是善良的嘛!” 这样一来,观众就容易​​代入感情​​,关心主角的命运了。

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是它把好莱坞电影拆解成了​​十种主要类型​​,比如“屋里有怪物”、“金羊毛”、“超级英雄”这些。而且它还给出了一个特别详细的​​15个节拍的结构模板​​,告诉你剧本哪一页大概该发生什么情节,让编剧们有个靠谱的地图可以参考。


📖 为啥编剧们都在用这个法则?

因为真的好用啊!现在的电影类型和创意好像都被开发得差不多了,完全原创的故事真的很少。很多电影其实都是在用​​相似的讲故事套路​​。 “救猫咪”法则就是把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了出来​​,成了很多编剧的入门必学宝典。

它帮编剧解决一个大问题:​​怎么让观众迅速和主角建立情感连接​​。特别是当主角有些“反面”特质时,一个小小的“救猫咪”行为,就能让角色立刻立体起来,不再是扁平的“好人”或“坏人”。

而且这套方法强调​​类型意识​​。不同类型的电影,观众期待是不一样的。搞清楚你的片子属于哪种类型,然后用好对应的套路,更能满足观众的期待。


🎥 电影里是怎么“救猫咪”的? (好多例子呢!)

咱们光说可能没啥感觉,看看电影里是咋玩的吧!

  • ​《蒂凡尼的早餐》​​:奥黛丽·赫本演的霍莉是个周旋于富豪间的社交花,开场形象其实并不那么“正面”。但编剧安排她​​收养了一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猫​​。这一下就把她内心的孤独和善良展现出来了,让我们理解和同情她。

  • ​《疯狂动物城》​​:兔子朱迪的“救猫咪”时刻发生在她小时候——一场​​见义勇为的戏码​​。虽然身为食草动物,她却勇敢地保护了比自己弱小的同学,对抗欺负人的家伙。这立刻确立了她是虽弱小却正义感爆棚的角色,让我们希望她实现当警察的梦想。

  • ​《你好,李焕英》​​:贾晓玲(贾玲 饰)一开始好像没啥大出息,为了让妈妈高兴弄虚作假。但她的“救猫咪”时刻是在母亲病床前那段​​真诚的哭泣和告白​​:“你说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过。” 这份深深的愧疚和爱,瞬间戳中观众泪点,让我们完全站在她这边。

  • ​《斩·赤红之瞳!》​​:反派波鲁斯是个戴面具、用火焰喷射器的残酷杀手。但在他死亡的剧情中,有两个强烈的“救猫咪”时刻:1. 他在并不安全的环境里​​救助一个他以为受伤的小女孩​​;2. 他临死前​​对妻女流露出无限的珍爱和不舍​​。这两个时刻让这个反派形象变得复杂立体,观众在认可他结局的同时,也会对他产生一丝理解和同情。

这些例子都说明,“救猫咪”时刻不一定多么宏大,关键是​​能展现角色内心某个闪光点​​,让观众产生共鸣。


✍️ 写作也能“救猫咪”吗?——文案的启发

“救猫咪”思维不只对写剧本有用,它还能帮我们​​写出更打动人心的文案​​!核心就是​​别写得太抽象,要具象化​​。

比如,与其说“我们的产品让生活更美好”,不如学学日本iichiko烧酒的文案,描绘具体场景:“在东京失恋了。幸好,酒很强劲。”或者像李欣频为中兴百货写的文案那样,用“​​玩具很多、玩伴很少的童年​​”这种具体画面,来唤起消费者的情绪和思考。

写文案时,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形容词。因为“美丽”、“大气”这种词,每个人理解不一样。而“鳕鱼跃出水面”、“挤进地铁”这种表达,能在读者脑子里形成更清晰的画面,更容易被记住和感动。


🤨 “救猫咪”是万能的吗?有没有不好使的时候?

当然不是啦!再好的工具也不能生搬硬套。

有时候吧,​​太过严格地套用《救猫咪》里的节拍和时间点​​,可能会让故事显得有点“匠气”或者僵化。电影创作还是需要​​灵感和自由发挥​​的。

而且现在很多好电影,恰恰是因为​​打破了常规​​,才给人惊喜。比如电影《小丑》,它就颠覆了传统超级英雄电影的很多符号规范,塑造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反英雄角色。

《救猫咪》影评,编剧法则怎么用,电影角色为何要救猫?

所以《救猫咪》提供的是​​基础框架和实用技巧​​,是“套路”,但真正的好故事还需要​​真情实感和独创性​​来填充。把它当作参考指南,而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圣经,更重要。

《救猫咪》影评,编剧法则怎么用,电影角色为何要救猫?


💡 个人心得:怎么看“救猫咪”

我觉得哈,《救猫咪》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它​​摸到了观众心理的脉​​。我们都希望看到​​有缺点但本质善良、有血有肉的角色​​,而不是完美无缺的圣人。“救猫咪” moments 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

《救猫咪》影评,编剧法则怎么用,电影角色为何要救猫?

它提醒我们创作者,无论是写剧本、写文案还是讲故事,​​别光顾着自己嗨​​,要多想想怎么让受众理解和共情。从那个能戳中人心的小细节、小场景入手。

当然啦,咱们也不能​​太依赖套路​​。最重要的还是你想表达的核心情感和思想。把“救猫咪”当成工具箱里的一件好用工具,而不是唯一的法宝,这样才能保持创作的活力和真诚。

​所以这本书​​,对于想了解故事创作秘密的小伙伴,不管是影迷还是新手编剧,都挺值得一读的。它也许不能保证你写出惊世之作,但确实能给你不少启发,让你以后看电影看剧的时候,能多一个有趣的解读角度!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