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打鬼》影评豆瓣评分高吗,是否经典,为何开创僵尸片先河

洪金宝1980年拍的《鬼打鬼》🎬,估计不少朋友小时候在录像厅或者电视频道里瞥见过几个镜头,又怕又想看。这片子挺神的,算是把功夫、喜剧和恐怖灵幻元素一锅炖的早期成功例子,还顺手为后来林正英的僵尸道长系列铺了路。咱们这次就聊聊这部老片,看看它到底有啥魅力,值不值得现在再翻出来看。

🎬 故事讲了啥?一只鞋引出的风波

电影主角是车夫张大胆(洪金宝 饰),人如其名,自称啥都不怕。有天他提前回家,撞破老婆和雇主谭老板的奸情。谭老板怕事情败露,就找茅山道士钱真人来搞鬼,想弄死张大胆。整部电影的核心冲突,可以说就是由张大胆捡到的那只​​作为证据的鞋子​​引起的,这小小的道具不断推动剧情。

钱真人设局,骗张大胆去马家祠堂过夜,然后在里面施法弄出僵尸追他。幸好钱真人的师弟徐真人(钟发 饰)看不惯师兄害人,几次帮张大胆躲过一劫。后面的剧情就是斗来斗去,谭老板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甚至诬陷张大胆杀妻,导致大胆被抓又越狱,最后引出师兄弟俩的大斗法。

🌟 片子有啥特别?类型混搭的先锋

《鬼打鬼》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啥都沾点​​。它是部恐怖片,有僵尸、有茅山术;它也是部动作片,洪金宝的洪家班设计了扎实的功夫场面;它还是部喜剧,有很多逗乐的桥段。这种“大杂烩”在当时的香港电影里挺新的,观众看得新鲜,票房自然不错,香港地区收了超过567万港币。

电影里有些场景的设计挺有意思。比如​​色彩运用​​,片子常用冷色调,尤其那种阴森的鬼火绿,烘托恐怖气氛。道士袍的明黄色和符咒的红色,又在压抑中给人点视觉冲击和安慰。还有​​一些搞笑桥段​​,像“鸡蛋不够,鸭蛋来凑”这种梗,或者捕快明明怕鬼却硬撑的滑稽样,都让电影不至于太吓人。

😄 娱乐之外还有点意思

《鬼打鬼》不光是图一乐,它有些地方也能让人琢磨一下。比如两个骷髅鬼在坛子里对话,一开始互相吹捧,但一涉及到投胎利益,立马翻脸,这​​多少讽刺了现实中的人情冷暖和社会上的一些虚伪​​。

电影也有点“​​邪不胜正​​”的老理儿。贪财害人的钱真人和谭老板最后都没好下场,而心存善念的徐真人和小人物张大胆虽然艰难,但终究挣得了活路。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道德教训在电影里处理得不算深,主要还是为剧情服务。

👀 演员和幕后:洪家班的合力

洪金宝自然是核心,又是导演又是主演还是编剧。他演的张大胆,愣头愣脑但又有股韧劲和喜感,很贴合角色。钟发演的徐真人,那种正派和无奈也挺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林正英​​也在片里演了个角色,是个捕快。虽然那会儿他还没成为后来的“僵尸道长”九叔,但已经能看到他后来那种​​严肃中带点冷幽默​​的表演影子。洪家班的动作设计是硬实力保障,像祠堂打僵尸和最后开坛斗法的场面,都打得热闹好看。

🤔 缺点和遗憾:时代痕迹难免

用现在的眼光看,《鬼打鬼》肯定有它的粗糙和不足。有些​​特效和化妆​​以现在的技术看比较简单,但考虑到年代,也算别有风味。剧情上,部分转折可能稍显突兀,例如师父(徐真人)的死亡被一些观众认为处理得有些仓促。

电影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它​​有两个结局​​:一个是张大胆痛揍妻子后解气;另一个是台湾版,这一切原来是张大胆的一场梦。这种处理,可能让部分观众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个更“真”。

💎 个人看法:值得一看的经典

总的来看,《鬼打鬼》是部​​特色鲜明​​的老港片。它可能不是各方面都完美,但那种​​生猛、热闹、创意混搭​​的劲儿,很有时代特色,也看了开心。如果你对香港老电影、灵幻僵尸题材感兴趣,或者想看看洪金宝、林正英他们早期的作品,这部片子是​​值得找来看的​​。

它开创的灵幻功夫喜剧类型,影响了后来不少电影,比如更成功的《僵尸先生》系列。从这点看,它的​​探索意义​​挺重要的。看电影嘛,有时候不光看故事多精巧,也是看个感觉,回味一下过去的时光。《鬼打鬼》就能给你这种体验。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