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之声》影评,失聪鼓手如何面对,人工耳蜗值得做吗,声音的价值是什么

✨ 朋友们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一部特别的电影——《金属之声》。这片子可能不少朋友还没看过,但它可是​​获得了第93届奥斯卡最佳音响和最佳剪辑两项大奖​​的作品。它讲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摇滚鼓手突然失聪后,如何面对生活巨变的挣扎与思考。咱们今天就一起往下看吧!

🎬 先聊聊这部电影讲了个啥?

《金属之声》的主角叫​​鲁本​​,他是个金属摇滚乐队的鼓手(里兹·阿迈德 饰),和女友露易丝(奥利维亚·库克 饰)一起开着房车四处巡演。生活看起来挺酷对吧?但意外来了——​​他突然发现自己正在失去听力​​。对于一个靠耳朵吃饭的音乐人来说,这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女友露易丝把他送进了一个​​失聪者康复社区​​,希望他能学习手语,适应新生活。社区的负责人乔(保罗·拉西 饰)告诉他,要学会“安静下来”。但鲁本心里一直想着的是怎么“恢复”听力,他卖掉了和露易丝共同的房车,筹钱做了​​人工耳蜗手术​​。但手术后他发现,世界的声音变得冰冷而怪异,而他渴望的过去,也早已回不去了。


🎧 这部电影的“声音”为啥这么厉害?

说到《金属之声》,最不能不提的就是它的​​声音设计​​,毕竟拿了奥斯卡最佳音效奖嘛。导演在这块儿真是花了大力气,他用声音让我们“体验”而不仅仅是“观看”鲁本的世界。

  • ​从“震耳欲聋”到“一片寂静”​​:电影开头是​​极具冲击力的金属乐现场​​,声音又吵又炸,几乎让人不适。但随着鲁本听力衰退,声音开始变得模糊、沉闷,就像在水底听东西一样。最后,当鲁本选择摘下人工耳蜗,影片甚至出现了​​长达一两分钟的完全静音​​。这种极致的反差,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了鲁本的恐惧和迷茫。

  • ​主观听觉体验​​:当画面需要表现鲁本的主观感受时,电影的声音会变得扭曲、模糊,或者充满各种奇怪的电子杂音(特别是他戴上人工耳蜗后),​​这种处理方式让我们仿佛钻进了鲁本的脑袋里​​,和他一起感受那份焦虑和不适应。

所以,《金属之声》不仅仅是在“放”声音,它是在用声音讲故事,用声音表达情绪,这价值,真的被它玩明白了。


🤔 鲁本为啥非要去做人工耳蜗?

这大概是很多朋友看的时候会问的问题。社区里大家不是挺平静的吗?乔也不赞成他这么做。

其实啊,鲁本的执念背后,​​藏着的是他对“正常”身份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无法割舍​​。他不仅仅是想听见声音,他是想找回那个作为乐队鼓手的自己,找回和露易丝一起的生活。​​人工耳蜗对他而言,不只是一个医疗器械,更是通往过去的门票​​。

但电影很残酷地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失去了,可能就是真的失去了,科技也无法让你真正“复原”​​。装上耳蜗后,他听到的世界充满了​​冰冷的机械音​​,脚步声像电流嘶鸣,风声像砂纸摩擦,甚至连爱人的话语都变成了刺耳的杂音。这和他记忆中炽热、澎湃的金属乐,完全是两个世界。


❤️ 爱情在困境面前怎么样了?

鲁本和露易丝的关系,也很值得琢磨。他们曾经是​​相依为命的共同体​​,都有不堪的过往(吸毒史),在音乐和彼此身上寻找慰藉。

但鲁本的失聪,打破了这种平衡。当鲁本被迫进入听障社区,露易丝也回到了她原本富裕的家庭。后来鲁本装上耳蜗去找她,发现她​​已经开始了新生​​,唱歌不再是嘶吼,而是温柔的香颂。在一次家庭聚会中,鲁本耳中满是刀叉摩擦餐盘的刺耳噪音,而露易丝却融入了那份温馨里。

​阶级的差异和人生的轨迹,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真实​​。他们或许依然关心对方,但路已经不一样了。露易丝选择了向前走,而鲁本还执着于修复过去。这告诉我们,​​爱情有时候也扛不住现实的重压​​,共同的磨难不一定能让两个人更紧密,反而可能让彼此看清差异,最终选择各自的路。


🌟 所以电影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金属之声》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没有强行给我们一个“励志”的结局​​。它没有说鲁本装上耳蜗就重获新生,也没有说他和露易丝一定会重归于好。

它更像是在探讨一个更深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残缺”与“失去”?​​ 是拼命想要修复它,回到想象中的“完整”?还是学会与它共存,甚至在其中找到新的平静和力量?

电影里的听障社区给了我们一种启示。那里的孩子​​通过触摸琴键的振动来“感受”音乐​​,鲁本也通过​​拍打滑梯让聋哑孩子“听”到节奏​​。你看,“听”不一定非得用耳朵。社区的创始人乔一直告诉鲁本要“安静下来”,这其实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接纳​​。

《金属之声》影评,失聪鼓手如何面对,人工耳蜗值得做吗,声音的价值是什么

《金属之声》影评,失聪鼓手如何面对,人工耳蜗值得做吗,声音的价值是什么

电影的结尾,鲁本​​摘掉了让他烦躁的人工耳蜗​​,坐在公园长椅上。世界一片寂静,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是平和的。他或许终于明白了,​​内心的宁静,远比外界嘈杂的声音更重要​​。这种“静”,不是放弃,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是​​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 我个人怎么看和一点建议

我总觉得啊,《金属之声》的好,就在于它不骗我们。生活里好多事儿就是没法完美解决,就是会留下遗憾。鲁本的选择告诉我们,​​有时候真正的强大,不是战胜一切,而是学会接纳那些无法改变的事​​。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我强烈建议你​​找个安静的时间,用个好一点的耳机或者音响​​——因为它的声音体验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它可能不会让你觉得“爽”或者“燃”,但它会让你​​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生活​​,关于那些我们害怕的“失去”,和我们都渴望的“平静”。

​这不是一部关于如何“重获”声音的电影,而是一部关于如何“倾听”内心的电影。​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