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手来!》影评告诉你为什么好笑又心酸,如何看懂喜剧背后的历史,潘长江郭达表演为何经典

哎呀,说到抗战电影,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多半是那些炮火连天、英雄牺牲的严肃画面吧?🤔 但2003年上映的《举起手来!》偏偏不走寻常路,用喜剧的方式来讲抗日故事,这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这部由冯小宁导演,郭达、潘长江主演的电影,一出来就让大家笑弯了腰,但笑过之后吧,心里又忍不住泛起一丝酸楚和思考。

💡 为啥要用喜剧来拍抗战?

说实话,刚开始听说抗战题材拍成喜剧,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行吗?可看完之后,我才咂摸出点儿味道来。导演冯小宁用的是那种夸张到离谱的表现手法,把日本鬼子的愚蠢和丑态放大再放大,而咱们中国老百姓的机智勇敢就显得特别鲜明。

​电影里那些让人笑破肚皮的桥段​​:

  • 日本兵想吃碗面,结果端上来的却是猪食

  • 两个小娃娃往鬼子水壶里撒尿还放蛤蟆

  • 老奶奶撒豆子,鬼子摔得人仰马翻

  • 公鸡啄虫子居然巧合地扣动扳机,把鬼子军官打飞了

这些情节设计得特别巧妙,让观众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百姓那种用智慧对抗侵略者的精神。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极度夸张的表现手法,也有人觉得把敌人写得太傻了些,跟真实历史有点儿距离感。


🎭 潘长江和郭达演得咋样?

潘长江在里头演的那个“罗圈腿”日本兵,真是让人笑到肚子疼!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只会念叨“花姑娘”,简直把鬼子的猥琐和愚蠢演活了。郭达演的中国农民也是憨中带细,面对敌人时机智得不行。

​最让人拍手叫绝的几个场面​​:

  • 郭达被鬼子抓去做饭,他直接把面条喂猪,把猪食给鬼子吃

  • 驴子慢悠悠地走上石桥,把鬼子点的导火线踩断,还张开嘴“大笑”

  • 那个“罗圈腿”日本兵最后在山头乖乖举起双手

这些角色和情节之所以能立得住,或许是因为演员们确实下了功夫去琢磨和表现。潘长江和郭达这对搭档,一个装傻充愣,一个憨厚机智,碰在一起火花四溅,让整部电影笑点不断又不会太过火。

❤️ 笑着笑着就哭了的情感冲击

《举起手来!》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只是让你笑,笑完之后还能引发思考。电影里有很多小细节,看似搞笑,实则透着心酸。

​那些让人笑中带泪的瞬间​​:

  • 老百姓用最土的办法对抗装备精良的鬼子,那种无奈和坚韧

  • 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参与抗日,冒着生命危险戏弄鬼子

  • 虽然电影整体是喜剧,但并没有淡化日本鬼子的凶残本性

我记得最深的一个镜头是电影结尾,那个幸存的日本兵爬上山头,望着夕阳发呆,突然传来一声铿锵有力的“举起手来”,鬼子缓缓举手投降。这一幕看着解气,但也让人想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 笑声背后的历史分量

虽然《举起手来!》是部喜剧,但它对历史的尊重还是能感受到的。电影通过保护国宝金佛这条主线,带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

​电影中的历史元素​​:

  • 日本鬼子抢夺中国文物和群众财产的真实历史背景

  • 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侵略者的英勇精神

  • 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国人民胜利告终

影片或许想用这种轻松的方式告诉我们,历史不应该被忘记,但也不一定非得用苦大仇深的方式来铭记。喜剧也可以成为一种记忆和历史教育的形式,让年轻一代在笑声中了解那段历史。

✨ 为什么现在看依然不过时?

距离《举起手来!》上映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但现在再看依然觉得很有意思。这部电影的生命力或许在于它找到了历史和娱乐的一个平衡点。

​电影的持久魅力​​:

  • 喜剧元素跨越时代,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能get到笑点

  • 爱国主题永远不过时,只是表达方式与时俱进

  • 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看着不累得慌

我自个儿觉得,《举起手来!》的成功或许在于它敢创新,敢用不一样的方式讲述历史。这不,到现在还有人在讨论这部电影,学校里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也经常会放这部片子。

🔍 怎么看懂《举起手来!》的多层含义?

要真正欣赏《举起手来!》,或许不能光盯着那些搞笑桥段。这部电影有好几个层次的含义,需要细细品味。

​理解电影的几个角度​​:

  • ​作为喜剧​​:享受那些精心设计的笑料和滑稽表演

  • ​作为抗战故事​​:理解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历史和精神

  • ​作为爱国教育片​​:体会电影中传递的民族自尊和爱国情怀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最深的感受是: laughter can be a form of resistance too. 面对强大的侵略者,老百姓用智慧和幽默来应对,这种乐观精神本身或许就是一种反抗。

🎬 个人观点与建议

说到我个人对《举起手来!》的看法,我觉得这部电影在创新方面确实值得点赞。它打破了抗战题材的传统叙事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历史不总是板着脸的,也可以用轻松的方式来讲述。

不过我也得承认,这部电影确实有些地方夸张得有点过,可能不太符合历史真实性。但对于一部喜剧来说,这种夸张或许正是其艺术表现的需要。

如果你想看这部电影,我建议你可以:

  1. 1.

    先了解一些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这样能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情节

  2. 2.

    不要带着看严肃历史片的心态去看,放松心情,享受喜剧元素

  3. 3.

    笑过之后,想一想电影想要传递的深层信息

总之啦,《举起手来!》作为一部抗战喜剧,或许成功地找到了娱乐性和教育性的一个平衡点。它让我们在笑声中记住历史,在轻松中感受沉重,这种独特的体验或许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