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们》影评:如何解读桥口亮辅的绝望与希望,社会边缘人的爱情迷思何在

​《恋人们》​​(日语:恋人たち,英文名:Three Stories of Love)是日本导演​​桥口亮辅​​时隔七年推出的长篇电影作品,荣获2015年​​日本电影旬报十佳第一名​​ 🏆。这部影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洞察,通过三段看似互不关联却又内在交织的故事,展现了现代都市中“爱”的缺失与渴望。

​✍️ 一、三段故事:孤独灵魂的都市寓言​

影片平行叙述了三组人物的生活:

  • ​筱冢淳(筱原笃 饰)​​:一名水道维护工,妻子被无差别杀害后,他花光积蓄寻求法律赔偿却无人相助,深陷悲痛与无力复仇的泥潭。

  • ​高桥瞳子(成岛瞳子 饰)​​:一位在家庭和便当店打工中都倍感压抑的中年主妇。她渴望逃离枯燥的生活和冷漠的丈夫婆婆,却遇到了一个看似能带给她梦想实则欺骗她的吸毒男子。

  • ​四之宫(池田良 饰)​​:一位精英律师,因其同性恋身份遭受社会歧视,长期暗恋好友却被对方怀疑猥亵其儿子,最终只能在被挂断的电话后诉说无法传达的爱意。

导演桥口亮辅通过这些故事,​​剥开了日本社会高压生活下的现实​​,探讨了法律严苛、同性恋窘境、女性压抑等现代化社会共通的困境。影片名为“恋人们”,但片中​​并没有完整的、快乐的恋人​​,更多的是“爱”的实质缺席,形成了强烈的讽刺。


​🎬 二、桥口亮辅的叙事风格与细节隐喻​

桥口亮辅以其​​细腻深刻的细节刻画​​著称,这些细节往往承载着丰富的隐喻和情感。

  • ​动作细节映射关系变化​​:在瞳子的故事中,丈夫的“一次拍肩”是夫妻间疏离的房事暗号;而在她出走失败后,丈夫的“一次碰拳”则变成了更为亲密的肌肤接触,暗示了关系中微妙的、略带压抑的缓和。

  • ​物品的象征意义​​:瞳子遇到的吸毒男在浪漫追鸡后​​徒手掐死了鸡​​,这扼杀的不仅是鸡的生命,更是瞳子心中刚刚燃起对新生活的憧憬。之后,瞳子​​擦拭新靴子上污泥​​的动作,象征着她擦去对这段虚妄关系的幻想。筱冢淳在桥墩上画下的​​大大的叉​​❌,则怒吼着“全部都坏了”,既指桥梁,也指他的人生和对社会正义的信任。

  • ​镜头语言的运用​​:桥口亮辅也运用镜头语言外化人物内心。例如,​​突然的快推镜头​​对准筱冢淳愤怒无奈的面部,​​俯拍镜头​​展现他凌乱不堪的房间和崩溃状态,都强化了角色的绝望感。


​🌧️ 三、绝望中的微光:桥口亮辅式的希望​

尽管影片充满了压抑和绝望,但桥口亮辅并非一味地消费苦难。在故事的结尾,他为每个角色都安排了一抹微弱的希望。

筱冢淳最终似乎在朋友的倾诉和自然的抚慰下(​​明亮的阳光与河水​​🌅)得到了些许释放,朝着天空说出“好了”;瞳子回到了家庭,与丈夫的关系出现了些许缓和的迹象;四之宫律师继续着他的工作与生活。

这种​​希望并非强烈的逆转​​,而更像是一种​​与生活的无奈和解​​,是“恢复对日常生活的感知”。有影评认为这种结局略显“强行”,但或许这正是导演的温柔之处:​​不让角色沉没于绝望,也不给观众廉价的安慰​​,而是暗示生活仍在继续,微小如常的瞬间也可能蕴含转机。


​💡 四、超越银幕:《恋人们》的现实回响​

《恋人们》的魅力在于其​​强烈的现实质感​​。它让我们看到,电影中的困境可能并非与己无关。​​现代社会中普遍的孤独感、对理解的渴望、以及在制度与偏见下的无力感​​,是许多人都可能遭遇或感知的。

影片促使我们思考:我们是否也对“爱情”抱有某种迷思?是否曾期待某种“救赎式”的爱情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生活困境?🤔 《恋人们》​​刨开了情爱的废墟​​,让我们看到其下埋藏的其实是​​更基本的生之渴望​​——对尊重、对理解、对认可、对摆脱孤独的渴望。

​💎 独家见解​

桥口亮辅在《周围的事》后遭遇制作公司欺诈事件,几近倾家荡产,法律却未能为他主张正义。这段​​个人创伤无疑深刻影响了他创作《恋人们》的视角​​。影片中对司法无力的刻画(筱冢淳的索赔之路)、对社会信任崩塌的失望,都融入了导演切身的生命体验,使得影片的批判与现实关怀更具分量。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筱冢淳在桥下喊出的“全部坏了”能如此震撼——它源自创作者真实的生命痛感。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