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几个人说同一件事,但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 1950年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就把这种体验拍成了电影,还顺便拿了威尼斯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成为日本电影史上的传奇。
这部电影其实挺简单的,讲了一个武士被杀、妻子被辱的案件。但特别的是,强盗、妻子、武士(通过灵媒)和目击者樵夫四个人,分别讲述了四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版本。每个人都把自己说得挺像样,但真相到底如何?直到电影结束也没个准信。
🎬 故事背景与叙事结构
《罗生门》的框架是三个人在破败的罗生门下避雨🌀——一个樵夫、一个和尚和一个庶民。樵夫开始讲述他最近目睹的一起案件,故事就这样层层展开。
电影采用了非常超前的“套层结构”叙事。“罗生门”本身是框架叙事的舞台,而案件中每个人的回忆则构成了中心叙事。这种多角度叙事方式在当年非常罕见,黑泽明用它巧妙地展现了真相的相对性和叙述的主观性。
电影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两篇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前者提供了主题背景,后者提供了主要故事情节。黑泽明将两者完美融合,创造出了这部不朽名作。
👥 四个版本,四种真相
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这才是《罗生门》最精彩的地方。
强盗多襄丸的说自己是英雄好汉🗡️,承认杀了武士但强调是公平决斗,说自己武艺高强,经过23回合大战才获胜。他把女人描述成主动投怀送抱,自己则是个不屑乘人之危的真正武者。
武士妻子真砂的说法是自己是个贞洁烈女⚔️,声称自己被强暴后遭到丈夫冷漠鄙视,在极度悲伤中昏厥,醒来发现丈夫已死。她暗示可能是自己无意识中误杀了丈夫,但更倾向于自己是完全的受害者。
武士武弘(借巫女之口)的说法则塑造了自己悲情英雄的形象🎭,声称妻子被辱后竟愿意跟随强盗,还要求强盗杀死自己。他自称是出于武士的荣誉感而悲愤自杀,而非被他人所杀。
樵夫的说法(最后被迫说出)又完全不同🌲,他目睹了全过程:强盗得手后曾恳求女人跟他走,但遭拒绝;女人割断丈夫绳索要求两人决斗,两人却都畏缩不敢;女人嘲讽两人懦弱,激怒了他们才开始混乱可笑的打斗,最终强盗侥幸杀了武士。樵夫还隐瞒了自己偷走价值不菲的短刀的事实。
🤷 人人都说谎,为什么?
黑泽明在这部电影里其实不是在讲一个凶杀案,而是在探讨人性深处的东西。
每个人撒谎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利益💡:强盗要维持英雄形象;妻子要保全名节;武士要守护荣誉;连看似客观的樵夫也为私利隐瞒了偷短刀的事实。
这种普遍撒谎的现象或许暗示了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利己主义。黑泽明在自传《蛤蟆的油》中写道:“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罗生门效应”在我们生活中太常见了。夫妻吵架时各执一词,同事间推卸责任,甚至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在塑造更好的自己……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在建构自己的“罗生门”。
🎭 电影背后的哲学思考
《罗生门》提出的核心问题是:绝对客观的真相可能存在吗? 当所有叙述都带有主观色彩时,我们还能否认识真相?
这种哲学上的怀疑主义使《罗生门》超越了单纯的悬疑片,成为对人性、真理和认知的深刻探讨。它告诉我们,也许根本不存在完全客观的叙述,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以适应自己的世界观和利益。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常被忽略:真正的审判者从未出现。角色们都是面向观众陈述,仿佛观众才是最终的法官。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设计,让每个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思考:如果是我,我会相信谁?
🌧️ 绝望中的一丝希望
《罗生门》虽然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对人类的光明希望。
电影结尾,三人发现了罗生门下的一个弃婴。庶民要剥走婴儿的衣服,樵夫起初制止,却被庶民反讽:“你自己不也偷了短刀?”樵夫无言以对,最终决定收养这个婴儿。
这个结局很有深意。雨过天晴,樵夫抱着婴儿离去,阳光照在他们身上。黑泽明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人性有卑劣自私的一面,但仍有善良和救赎的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希望的结局也带有一丝不确定性。樵夫真的会好好抚养这个孩子吗?还是另有所图?黑泽明没有给我们明确答案,这种开放式的结尾反而更耐人寻味。
💫 艺术成就与影响
《罗生门》在电影技法上的创新同样令人惊叹。黑泽明运用强烈的光影对比🌓,特别是在森林中的场景,阳光透过树叶形成斑驳的影子,既美丽又令人不安,象征着真相与谎言的交织。
电影的音乐和声音设计也很独特。在某些暴力场景中,黑泽明甚至完全取消了音效,只留下音乐,创造出一种奇异的抽离感,让观众以更冷静的视角思考眼前的一切。
《罗生门》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创造了“罗生门”这个词成为多重版本真相的代名词,还启发了无数导演和作品。张艺谋的《英雄》在叙事结构上就能看到《罗生门》的影子。
💡 个人观点与观影建议
看了《罗生门》,我最深的感受是:黑泽明对人性的理解既深刻又宽容。他毫不留情地揭示了人性中自私虚伪的一面,但最终又给予了理解和希望——人就是这样复杂矛盾的生物,既卑劣又高尚,既自私又有利他之心。
如果你还没看过《罗生门》,我建议你找一个能专注的时间静静欣赏。它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娱乐片,但绝对能给你带来很多思考。看完后你可能会想:如果是我处在那个情境中,我会怎么做?我会不会也开始编织自己的“罗生门”?
这部电影的魅力在于它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出了问题让每个观众自己思考。也许真正的“罗生门”不在电影里,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