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把《冰雪奇缘》翻出来看了一遍,忍不住来聊聊。这片子当年可是火爆了,到底有啥魔力啊?全球票房狂揽12.7亿美元,还拿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歌曲,这成绩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个人觉得,它最厉害的地方是故事不走寻常路。不再是王子救公主然后幸福生活的老套剧情,而是变成了姐妹情深,自己拯救自己。安娜去找姐姐艾莎,一路上冒险,最后发现“真爱”不一定是爱情,也可以是亲情。这个转变,当时看真的有点意外,但想想又觉得,哎,这才是现实嘛,哪有那么多王子来救你,对吧。
音乐绝对是这片子的灵魂!《Let It Go》就不用说了吧,大街小巷都放,Idina Menzel唱得那叫一个霸气。但其实里面的其他歌也都很好听,比如《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小时候那段,听着还挺催泪的。音乐和剧情结合得紧密,不是硬塞进去的,而是推动故事发展,表达角色心情。我有个朋友就说,他看完电影,原声带循环播放了好几天。
视觉特效也是顶级的。听说为了做冰雪效果,迪士尼还专门开发了个新引擎,艾莎那个冰城堡,一个镜头可能要渲染30个小时。看电影的时候,那些冰雪的细节,像艾莎裙子上的冰晶,雪宝的鼻子,甚至角色睫毛上的霜,都做得特别逼真,有人说“每一帧都能当壁纸”。这种投入,出来的效果确实不一样,让你感觉真的置身于那个冰雪世界里。
角色塑造上,艾莎和安娜都很有现代感。艾莎从害怕自己的能力,到最后接纳自己,掌控魔法,这个过程,很多人觉得隐喻了女性自我觉醒和挣脱束缚。安娜也不是傻白甜,她勇敢、有点冲动,但为了姐姐和王国,能豁出去。雪宝就是个开心果,说的那句“有些人值得我融化”(Some people are worth melting for),又暖又有点哲理,逗乐了不少人。
从文化影响上看,《冰雪奇缘》确实掀起了一阵风潮。《Let It Go》被翻唱成24种语言,好多孩子模仿艾莎变装。主题公园里加了相关项目,甚至冰雪大世界都搞了冰雕。它传递的价值观,比如自我接纳、亲情的力量、女性独立,也引发了很多讨论,甚至有人说它是“女性主义的里程碑”。当然啦,也有人觉得剧情在艾莎建完城堡后,节奏有点变化,或者音乐太多有点满,但总体上,大家还是买账的。
我平常推荐给别人看,都会说,这电影特效、音乐、故事主题都在线,适合自己看,也适合带小朋友。它告诉你,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弱点,而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遇到困难,别光等着别人来救,自己也要努力去面对。
希望这些能帮你理解它为啥这么火。看电影嘛,每个人感受可能不同,但《冰雪奇缘》确实给了很多人感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