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对着一个无法回应的人,倾吐过心声?😶 当爱意得不到回响,我们到底在坚持什么。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对她说》,就把这种极端情境推到了我们面前,它不只是在讲爱情,更是在拷问人与人之间,那些从未真正实现的对话。
► 单向倾诉与“失语”的女性,算是一种爱吗?
电影里最揪心的,就是贝尼诺对植物人阿里西亚四年如一日的照料和诉说。他看她爱的默片、读她喜欢的书,然后坐在床边一字一句讲给她听——他认为这是爱,是唤醒她的一种信念。可问题也出在这里:阿里西亚始终是沉默的。她没有同意、没有拒绝、甚至无从感知。
这就引出了这部电影最残酷的一层:所谓“对她说”,其实更多是男性的一厢情愿。莉迪亚在受伤前就对马克说过:“是你在说,不是我!”而阿里西亚醒来后,对贝尼诺的付出全然不知。她们是“失语者”,被动地成为男性情感投射的对象。所以这种爱固然感人,却也暴露了关系中的权力失衡——当我们爱一个人,是不是也该停下来,问问对方要不要这样被爱?
► 性别角色颠覆:温柔男护士与刚强女斗牛士
阿莫多瓦刻意颠覆了传统性别印象。🧑⚕️贝尼诺是一名男护士,细致、温柔、擅长照顾人,他说“我和一个女人过了20年(母亲),和另一个过了4年(阿里西亚)”——他的一生都在奉献与守护中度过。
而女斗牛士莉迪亚,却从事着西班牙最阳刚的职业。她在斗牛场上是勇敢无畏的象征,可内心却敏感脆弱。这种角色对调不是偶然的,导演正是想告诉我们:人性本来多元,又何须被“男性该怎样、女性该怎样”所束缚?
► 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最终成了关系杀手
电影中有太多“未完成的对话”。马克始终活在前任的阴影里,没能真正了解莉迪亚;莉迪亚想坦白自己对前男友的留恋,却还没说出口就遭遇意外。而贝尼诺,更是永远没机会听到阿里西亚的回应。
这些沟通的断裂,直接导致了情感的悲剧。这让我们不禁想到自己——有多少关系,是因为觉得“以后再说”、因为害怕坦白而走向尽头?有时候我们不是不爱,而是忘了怎么好好说话。
► 电影技法:默片、舞台剧与音乐如何诉说沉默?
阿莫多瓦是个超级聪明的导演。🎬 片中插入了一段黑白默片《缩水情人》,男人缩小后爬进女人的身体——这其实隐喻了贝尼诺对阿里西亚的侵犯与自我迷失。而电影开头与结尾的舞台剧,也对应着两位女主角植物人状态的梦游与被困。
更不用说那首反复出现的《Cucurrucucu Paloma》(鸽子歌),哀婉的旋律一次次提醒我们:孤独与渴望,从来不需要语言来表达。
►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爱”的真正对话?
也许这部电影并没想给我们答案。贝尼诺的痴情换来阿里西亚的苏醒,但她却完全不知道他的存在;马克最终与阿里西亚相遇,字幕打出“马克与阿里西亚”,仿佛一段新关系正要开始。
但阿莫多瓦真正想说的或许是:爱不是单向的倾诉,而是双向的理解。 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看见”对方、倾听对方,那么即使说再多话,也只不过是让自己的孤独,听起来更喧哗一些。
看这部片子的后劲很大。它不适合想要轻松爱情童话的人,但却适合每一个曾经在爱里感到困惑、孤独、甚至绝望的你。也许看完之后,你会想拿起手机,对那个你珍惜的人问一句:“你愿意,也听听我说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