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只狗能有多勇敢? 🐕 在零下几十度的极寒里奔跑四百多公里,就为了救一群陌生孩子的命……听起来像童话对吧,但这居然是真事!2019年迪士尼出的电影《多哥》就把这个真实故事拍出来了,豆瓣评分高达8.8,云哥看完真的泪崩了,太好哭了这电影。
但有些朋友可能会迷糊,这部电影为啥不叫“血清救援”或者“雪橇犬之王”,偏偏用一只狗的名字当片名?这只狗到底特别在哪?它为啥会被叫英雄?一起往下看吧!
► 真实故事比电影更震撼!
《多哥》改编自1925年发生在阿拉斯加的真实事件。当时一个叫诺姆的小镇爆发了白喉疫情,孩子们生命危在旦夕,但血清在千里之外,暴风雪又让飞机轮船都停运了。唯一的方法就是靠雪橇队接力运送,而多哥和它的主人莱昂哈德·瑟帕拉(也被译为塞帕拉)跑了最长最危险的一段——425公里,其他19支队伍平均只跑了50公里。没有他们,整个救援行动根本不可能成功。
► “问题小狗”逆袭成“犬王”
多哥小时候可一点都不像英雄🐶,它瘦小、调皮、爱捣蛋,甚至被主人两次送走。但它两次都拼命逃了回来,第二次甚至撞破玻璃窗,弄得浑身是血也要追回主人。这种倔强和忠诚终于打动了瑟帕拉,他决定给多哥一个机会试试拉雪橇。没想到啊,这家伙居然是天才!方向感极强,还有领袖气质,很快就从队尾冲到了领头犬的位置,瑟帕拉都惊叹它是“犬王”,而不仅仅是雪橇狗。
—————————————————————
► 电影里最催泪的几个点
- •
12岁高龄的坚持:执行任务时多哥已经12岁了,相当于人类的六七十岁。瑟帕拉的妻子都心疼地劝说:“它为我们奔跑了一生,这次,让别的狗去吧。”但瑟帕拉知道,没有多哥,任务无法完成,他甚至说如果不带多哥,妻子“可能会失去丈夫”。而多哥自己呢,它摇着尾巴,义无反顾地冲在了最前面。
- •
穿越冰湖的惊险:为了缩短路程,他们冒险选择穿越刚结冰的海面,冰面在他们脚下开裂,随时可能坠入冰海。多哥的爪子被冰渣划破,渗出血,海水浸入伤口,但它依然一往无前。
- •
不被承认的英雄:由于多哥没有参与最后一段接力,当时的荣誉和纽约中央公园的雕像都给了另一只叫巴尔托的雪橇犬。但真正的英雄,是跑了最远、最险路程的多哥。
—————————————————————
► 我们能从《多哥》里看到什么?
➜ 绝对的信赖与合作:瑟帕拉和多哥之间,超越了一般的主仆关系。在瑟帕拉雪盲症发作、无法辨认方向时,他完全信任地让多哥带队前行。这种在绝境中托付生命的信任,特别打动人心。
➜ 忠诚的无私与纯粹:多哥拼搏,不是为了荣誉或奖励(荣誉也确实被误给了别的狗),它拼命的理由很简单——为了主人,以及主人想守护的人。就像瑟帕拉最后感慨的:“我总以为多哥是为雪橇而生,最终才发现,它一直是为我而生。”
➜ 技术的匠心与真实:电影里没有用CG特效狗,多哥的所有镜头都由训练有素的真狗完成。导演坚持实景拍摄,让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极地的严寒和风暴的猛烈,每一帧画面都美得像壁纸,但也冷得让人发抖。
► 《多哥》和《忠犬八公》有啥不一样?
很多人拿它和《忠犬八公》比,但它们很不同!《忠犬八公》的故事发生在日常的城镇,情感细腻绵长;而《多哥》是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的冒险传奇,节奏更紧张刺激,情感是在生死考验中迸发出来的。两部都感人,但《多哥》多了份冒险的酣畅淋漓和历史的厚重感。
💡 所以云哥觉得啊,《多哥》不只是部好看的狗狗电影,它更让我们看到生命如何因信念和勇气而闪耀。一只曾被轻视的小狗,最终拯救了无数生命,这本身就是一个关于价值与认同的深刻寓言。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最伟大的英雄并不站在聚光灯下接受颂扬,他们可能只是默默完成了使命,然后安静地回到所爱之人身边。这份纯粹,或许正是我们爱它的理由。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记得备好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