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云哥,一位资深电影爱好者🎬。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娄烨导演的《兰心大剧院》。这部由巩俐、赵又廷主演的影片,自上映以来就引发了广泛讨论。它入围了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豆瓣评分也保持了不错的水平。云哥看完后觉得,这确实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探讨。希望能帮到你!
🎭 影片基本信息与看点
《兰心大剧院》改编自女作家虹影的小说《上海之死》及日本作家横光利一的小说《上海》。影片背景设定在1941年的上海,讲述著名演员于堇(巩俐 饰)重返上海,表面上是为了出演旧爱谭呐(赵又廷 饰)执导的话剧《礼拜六小说》并营救前夫,实则肩负着为盟军窃取日军密电码的重大间谍任务。
影片的几个核心看点包括:
- •
复杂的人物与背景:各方势力在“孤岛”上海角逐,角色身份错综复杂。
- •
独特的视听风格:全片采用黑白色调和手持摄影,几乎没有配乐,追求一种纪录式的真实感。
- •
戏中戏结构:话剧排练与现实情节交织,模糊了虚构与真实的界限。
- •
巩俐的表演:巩皇在片中演技精湛,完美诠释了于堇的多重身份和内心挣扎。
🔎 观影可能遇到的“坎”与解决方法
不少朋友反映看《兰心大剧院》时有点懵,云哥觉得这很正常。它的叙事方式确实不那么“直白”。
- 1.
叙事线索看似复杂:电影开篇就抛出多条线索和众多人物,可能会让人一时理不清。怎么办呢? 云哥建议大家不必过于纠结每个细节和人物的确切归属(比如他到底是哪一方的),可以更专注于感受女主角于堇的处境和选择。影片的核心其实是于堇如何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做出自己的决定。
- 2.
手持摄影和黑白画面:娄烨导演标志性的手持摄影可能会让部分观众感到“眩晕”,黑白影像也不同于一般谍战片的绚丽色彩(如《色戒》)。为什么会这样? 导演有意摒弃传统谍战片的符号化表达(如旗袍、霓虹灯),用粗粝的黑白影像和临场感极强的晃动镜头来营造乱世的不安感和真实质感。这样就可以试着沉浸其中,体验那种动荡不安的氛围。
- 3.
“戏中戏”结构容易混淆:电影不断在话剧排练和现实情节间切换,有时会让观众分不清此刻是戏还是现实。这时候可以注意一些细微的提示,比如演员的着装、场景的细微差别。这种模糊处理本身也是导演的意图,旨在探讨表演与真实、虚构与现实的边界。
- 4.
人物动机和结局的争议:于堇最终的选择(是否如实上报情报)其动机在电影中的表述可能不象传统谍战片那样清晰直接。但有些朋友想要更明确的人物动机。这可能源于娄烨导演更侧重于表达“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情感与欲望”,而非单纯呈现一个完美无瑕的间谍故事。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它与传统谍战片的区别,云哥做了一个小对比:
特性 | 传统谍战片 (例如《风声》) | 《兰心大剧院》 |
---|---|---|
视觉风格 | 色彩丰富,造型感强 | 黑白影像,手持摄影,追求纪实感 |
叙事重点 | 情节紧凑,悬念迭起,解谜性强 | 氛围营造,人物内心刻画,虚实交织 |
配乐 | 大量使用配乐烘托气氛 | 几乎无配乐,依赖环境音和自然声效 |
人物塑造 | 角色功能性强,正邪相对分明 | 角色更复杂暧昧,强调情感与欲望的驱动 |
✨ 影片的精彩细节与表演
虽然观影有门槛,但《兰心大剧院》的许多细节和表演值得称道。
- •
巩皇的演技:巩俐饰演的于堇是绝对的灵魂人物。她既是光芒四射的大明星,又是冷静沉着的间谍,同时还深陷情感的纠葛。巩俐用细腻的演技,比如眼神的微妙变化和动作的节制,完美诠释了这种复杂性。片中她催眠日本军官古谷三郎(小田切让 饰)和最后枪战戏的段落,都堪称表演教科书。
- •
精彩的配角团:赵又廷饰演的导演谭呐,深情却无力;王传君饰演的莫之因,狡猾猥琐;特别是话剧演员黄湘丽饰演的白云裳,她对于堇的情感复杂暧昧,表演充满了张力,让人印象深刻。
- •
细节隐喻:影片中多次出现一本书——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特别的是书上还有尼采的批注“最终,我们爱的是自己的欲望本身,而非欲望对象”。这本书不仅是道具,也暗示了角色们的行动很大程度上被个人的情感和欲望所驱动。
💡 观影心得与建议
《兰心大剧院》不是一部传统的、爽感十足的谍战片。它更像是一首充满氛围感的、描述乱世中个人命运与情感选择的诗🎬。娄烨导演的作者风格非常鲜明,他牺牲了部分叙事的清晰度和商业性,来追求他想要的艺术表达和历史质感。
云哥的个人建议是:
- •
如果你喜欢娄烨导演的作品,或者对作者性强的艺术电影感兴趣,那么这部电影不容错过。
- •
如果你期待的是情节紧张、逻辑严密的传统谍战片,可能需要调整一下预期。
- •
观影时可以更专注于感受画面的情绪、角色的状态和整体的氛围,或许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总而言之,《兰心大剧院》是一次独特且值得尊重的艺术尝试。它让我们看到华语电影在类型探索上的另一种可能。虽然它可能存在叙事上的瑕疵和理解门槛,但其大胆的视觉风格、复杂的主题探索以及演员们出色的表演,都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