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最近在电影论坛看到好多人在讨论《大佛普拉斯》,尤其结局那个咚咚声,搞得我心痒痒就想和大家唠唠。我自己是刷了三遍才敢出来说话,但有些朋友想要,一次性看懂,该怎么办呢?一般我是这样做的,结合导演访谈和细节隐喻,希望能帮到你。
网友"台南捡漏王"提问:
我刚看完,结局啥意思?叶女士真在大佛里吗?为什么最后有敲击声?
网友"佛系看片人"回复:
哎妈呀,这个问题我也纠结好久!结局绝对是开放式的,但导演黄信尧埋了好多线索。首先,叶女士肯定是被黄启文杀了塞进佛肚的,行车记录仪看得清清楚楚。最后法会那段,诵经时突然传来"咚咚"敲击声,明显是尸体没腐化或者在挣扎?但我觉得更可能是超现实处理——象征罪恶藏不住,大佛也包不住脏事。而且你看,蜡烛全灭了,这暗示信仰遮丑失败啊!我经常使用的解读法是:黑色幽默+社会讽刺,导演就不让你舒服。
网友"黑白电影控"插句嘴:
说到这个,为啥全片大部分是黑白?只有行车记录仪是彩色?
网友"色彩心理学爱好者"答:
这问题我熟!导演自己说过,黑白代表底层,比如肚财和菜埔的生活;彩色是有钱人的世界,但只在行车记录仪里出现。意思就是,穷人连现实都是灰的,而富人连偷拍画面都绚烂。但有意思的是,黄启文实际生活片段也是黑白,说明啥?富人表面光鲜,内里一样脏!行车记录仪的彩色更像是穷人想象的富人的生活。
网友"社会观察家"提问:
肚财到底怎么死的?酒驾还是被灭口?
网友"真相只有一個"回复:
绝对是灭口!警方说酒驾,但肚财根本不喝酒,也没钱买醉。导演旁白直接点破了——这就是权力碾压。黄启文发现他俩偷看记录仪,必须除掉隐患。肚财死的那段,导演没拍过程,只拍了他最后吃面会菜(牢饭),巨心酸。而且菜埔后来怕得要死,还去找不靠谱的小叔托付老妈,说明他懂这是威胁。
网友"音乐发烧友"冒泡:
有人注意配乐没?林生祥的《有无》绝了!
网友"耳膜收割机"跟进:
对啊!片尾曲《有无》歌词"无波无浪,无爱无恨",完美呼应电影的空虚感。而且配乐超有特色——富人出场用戏谑欢快调,穷人用口哨慢板,听得你想笑又想哭。我经常使用的做法是,听原声带回味电影,疗愈啊。
网友"导演铁粉"发言:
黄信尧原来是拍纪录片的!难怪旁白那么跳戏。
网友"电影史懂哥"补充:
没错!纪录片功底让他敢打破第四堵墙,动不动出来说"各位观众朋友",让你记得你在看戏,但又更真实。这种间离效果,冷眼旁观社会,但又不是冷漠,是让你思考。另外,这片成本低,但拿了金马最佳新导演、改编剧本等5奖,牛逼!
网友"底层打工人"感慨:
肚财和菜埔好像我啊……穷得只剩朋友。
网友"生存主义者"回复:
唉,这就是电影最扎心的地方。肚财捡垃圾、吃过期便当,菜埔守夜养老妈,光是活着就用尽力气。但导演没卖惨,反而加了很多幽默,比如菜埔说英文名笑死。最后菜埔进肚财家,发现他捡的娃娃铺满床,瞬间泪崩——穷人也有温柔宇宙,只是没人看见。
总结一下:
《大佛普拉斯》不是爽片,但撕开社会假面一流。用窥视讲阶级,用佛像讽信仰,用黑白彩色玩隐喻。如果你还没看,赶紧去——豆瓣8.7分不是瞎的。看了的,多刷几次,每次都能发现新细节。详细的解读方法,一起看看吧~总之,荒诞之下,全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