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护法》影评深度解析,为何PG-13?暴力美学何解?结局有何深意?

从来没看过这样的国产动画!🤯 这是我当年看完《大护法》后最直接的感受。这部2017年上映的片子,主动给自己贴上了“PG-13”的标签,建议13岁以上观众观看,这在国内动画里可是头一遭。今天,小赵就和大家聊聊这部“不一样”的国漫,它到底讲了啥,又为啥让人看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 一、《大护法》讲了个什么故事?

简单说,《大护法》的故事围绕奕卫国的大护法寻找失踪的太子展开。大护法一路追到了一个叫“花生镇”的奇怪地方。这里的居民长得像花生,不说话也不交流,行为怪异,还被一个叫吉安的老头用暴力统治着。吉安告诉这些花生人,他们身上长出的“鬼蘑菇”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必须被处决。但事实上,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大护法在寻找太子的过程中,不小心撞破并搅动了这个看似平静实则黑暗的体系。

⚠️ 二、为啥它主动提示“13禁”?

《大护法》片方主动提示“建议13岁以上观众观看”,可以说是非常坦诚和负责了。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电影里有不少​​暴力镜头​​,比如枪战、爆头什么的。虽然花生人的血不是红色的,但那种直接的冲击感还是蛮强的。

片方觉得,​​这份钱不应该赚​​,怕小朋友看了不舒服,也怕他们看不懂。而且哦,据说这也是因为参考了当时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像《金刚狼3》这样的进口片也做过类似提示。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自我分级”倒是让它在一众国产动画里显得特别有性格,明确告诉大家:动画不只是给小孩看的!

🎨 三、它的画风和暴力场面,只是为了炫酷吗?

《大护法》的画风很独特,有​​水墨画的感觉​​,尤其是背景,看起来又清新又有点压抑。但和这种优美画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里面不少​​直接甚至残酷的暴力场面​​。

这些暴力镜头其实并非为炫技或单纯刺激视觉。它们更像是导演不思凡的一种叙事语言,用以呈现花生镇统治的残酷与荒诞,以及个体在压抑环境下的挣扎与反抗。这种“暴力美学”背后,或许是想让我们更直接地感受到那个世界的扭曲和人物所承受的痛楚。

🤔 四、电影里那些角色,到底在追求什么?

《大护法》里的很多角色,其行为和动机都值得琢磨。

比如​​庖卯​​,他一心想着苦练刀法,梦想能“一刀取人心脏”,证明自己是庖丁后人。吉安大人利用他的这个理想,让他解剖花生人,并骗他说这些只是猪猡(牲畜)。卯卯沉浸于理想,却选择性忽视真相,最后结局令人唏嘘。这个角色似乎展示了当“理想”被利用和扭曲后,人会变得多么盲目和可怕。

还有​​花生人小姜​​,他算是花生人里开始觉醒的代表,开始思考“自己是什么”,渴望表达和情感连接。他的存在,像是黑暗中一丝微弱但珍贵的光。

而​​吉安大人​​和小鸣(吉安的孙子)则代表了控制与欲望的不同面目。小鸣年纪虽小,却有着远超年龄的权谋和心机,甚至试图向太子献上黑蛊石以求成为辅佐皇帝的“国师”,其冷静和老练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角色各自的追求,编织成了花生镇里关于权力、理想、觉醒和身份的复杂图景。

🌗 五、结局和那些隐喻,到底想说啥?

《大护法》的结局并非简单的“正义战胜邪恶”。吉安的统治被推翻了,但过程充满了牺牲,比如善良的小姜最终死了。而且,花生人在反抗过程中,似乎也一定程度上重复了吉安的暴力手段,这种“以暴制暴”带来的解放,其代价和意义值得深思。

电影里充满了各种​​隐喻​​。花生镇本身就像一个被谎言和恐惧统治的封闭社会。花生人贴假眼睛假嘴巴,模仿人类,不敢说话不敢有感情,像极了被剥夺个性和思想、盲目跟随的人群。吉安大人塑造神像,散布瘟疫谣言,用恐惧维持统治。那个巨大的黑花生,以及花生人最终是从蚁猴子的巢穴中孕育而来的真相,都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这些设定让《大护法​​》​​ 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冒险故事,它引发了我们对​​集体与个体、自由与束缚、谎言与真相、暴力与革命​​的很多思考。虽然有些情节的逻辑和角色的动机,在看第一遍时未必能完全理清,但这也给了电影更多的解读空间。

💎 小赵的个人看法与建议

《大护法》确实是一部​​很特别​​的国产动画。它可能不完美,叙事上或许有些跳跃,某些设定乍看有点晦涩,但它的​​大胆尝试和深刻内涵​​非常值得肯定。它用动画这种形式,勇敢地探讨了很多成人世界的话题,打破了“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刻板印象。

如果你对​​黑暗寓言​​、​​政治隐喻​​或者​​带有哲学思辨​​的作品感兴趣,那么《大护法》绝对值得你找来一看。⚠️ 但前提是,你能接受其中的暴力画面和压抑氛围。看的时候不妨多想想角色们的选择,以及结局带来的那种复杂感受,或许你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

总之,《大护法》像是国漫一次勇敢的“出格”实验,它证明了动画也可以很严肃、很有深度。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这样敢于表达和探索的作品!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