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经想过,要是自己能养条龙该多酷?🐲 但《驯龙高手》里的龙不是拿来炫耀的宠物——它叫无牙仔,是只夜煞,也是最凶猛的龙之一。可偏偏这样一个“死神”,却被最瘦弱的维京少年小嗝嗝用一条鱼、一个抚摸,还有半只机械尾翼给“驯服”了。很多人看这部电影以为就是爽片,看着飞龙上天入地打boss就完事了,但回头细想,才发现这里面藏了好多我们平时没注意到的“成长密码”。
► 为什么无牙仔能萌翻全世界?
无牙仔的设计灵感据说来自宫崎骏的《龙猫》和《星际宝贝》里的史迪奇。它不像传统西方龙那样代表邪恶,反而有大猫一样的性格——会撒娇、怕痒、爱玩,甚至还有点小脾气。尤其是它圆溜溜的大眼睛和咧嘴笑的表情,几乎让人忘记它本是“闪电与死神之子”。
更妙的是,它不会说话,却靠动作和眼神把信任、快乐、担忧表达得清清楚楚。比如它和小嗝嗝第一次共同飞行的那段,从害怕到放开胆子冲刺,简直就像两个好朋友一起学骑车,你扶我、我撑你,最后一起笑出声来。
► 小嗝嗝到底“驯”的是龙,还是自己?
小嗝嗝在部落里原本是个异类。别人屠龙他发呆,别人秀肌肉他搞发明。就连他爸爸——部落首领斯托伊克——都对他失望,觉得这孩子一点也不“维京”。
但或许真正的勇气不是硬碰硬,而是敢去做自己相信的事。他选择救无牙仔、偷偷给它疗伤,甚至帮它重新飞起来……这一连串操作看起来是驯龙,其实何尝不是在摸索自己该怎么活?
到最后,他失去了一条腿,无牙仔失去了半片尾翼——他们都不“完整”了,但却真正成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谁说动画片不能讨论环保和包容?
电影里的人类一开始对龙只有仇恨,觉得它们抢粮食、搞破坏,必须全部消灭。可小嗝嗝却发现,龙之所以攻击人类,是因为它们自己被更大的恶龙压迫,不得不去搜刮食物。
这个设定莫名就很像现实世界中的某些误解链——我们常常因为害怕而拒绝了解,又因为不了解而轻易否定。
但电影并没有一味说教,而是让小嗝嗝和无牙仔成为桥梁:两个族群从你死我活,到最终达成和平共处。这不是“谁驯服谁”,而是互相理解、找到共存的方式。
► 飞行戏为什么让人看得那么爽?
几乎每个看完电影的人都会念念不忘小嗝嗝和无牙仔在空中飞翔的画面。有人说那感觉像自己第一次骑自行车撒把,有人则想起《阿凡达》里骑灵鸟的震撼。
其实这段之所以成功,不只是因为特效厉害,更因为它完全释放了“自由”的感觉——
→ 穿过云层、掠过海面、在夕阳里翻转……这些镜头不止好看,还悄悄把我们拉进了小嗝嗝的视角:原来放开恐惧、拥抱未知,世界可以这么大。
💡 个人心得与建议
我刷了三遍《驯龙高手》,每次感受都不太一样。小时候觉得无牙仔好可爱,好想也养一只;长大后再看,却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王子屠龙救世界”的老套故事——
它是一个关于孤独者如何找到自我、脆弱如何变成力量的故事。
小嗝嗝没有变成他爸爸期望中的那种维京猛男,但他用智慧、善良和一点点发明家的偏执,改变了整个部落的命运。
如果你还没看过,我真的推荐你找个时间静静看一遍。不要只把它当儿童动画,而是试着感受里面关于“接纳”与“信任”的温柔表达。
毕竟这个世界有时候挺硬的,但总有些故事提醒我们:柔软一点,反而能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