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豆瓣小组看到有人问🎬《爆裂鼓手》结局到底算励志还是致郁?楼主说自己看完心里憋得慌,感觉男主最后打鼓打到满手是血、和导师互相算计又突然合作,搞不清这算“成功了”还是“彻底疯魔了”。跟帖的网友们争论挺多,我整理了几个高赞讨论,顺便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 网友"爵士猫":弗莱彻就是个PUA大师,这电影分明是反励志
"爵士猫"觉得弗莱彻(J.K.西蒙斯 饰)根本不是什么‘严师’,纯粹是精神控制。电影里他动不动就辱骂学生、扔椅子、甚至扇耳光,这哪是教育啊?分明是职场暴力搬到了学校。他提到有个细节:弗莱彻之前有个学生肖恩,因为被他逼得太狠,最后自杀了,但弗莱彻说起来轻描淡写,只觉得是那学生“心理素质不行”。这种把人逼到绝境的方式,就算真练出技术了,人格也扭曲了吧?安德鲁后来为了练鼓,和女朋友分手、和家里闹翻、出车祸满身血还要爬去演出,这已经不正常了。
➤ 网友"鼓点人生":残酷但有效,天才就是被逼出来的
但“鼓点人生”反驳说,爵士乐历史上很多大师都是被‘逼’出来的。比如弗莱彻反复提到的查理·帕克,当年就是因为被老师扔镲片羞辱,才奋发图强成了传奇。他觉得安德鲁最后那段solo之所以封神,就是因为弗莱彻的极端压迫激发了他的潜能——“没经过这种折磨,根本达不到顶尖水平”。他还引用导演查泽雷的话说:“有时候,伟大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 网友"电影侦探":结局是开放式的,看你相信什么
第三个网友“电影侦探”挖得比较深。他注意到最后一场演出,弗莱彻其实是在给安德鲁‘下套’——故意给他没练过的谱子,想让他身败名裂。但安德鲁顶住了压力,即兴发挥了一段疯狂solo,反而掌控了舞台。这时候镜头给到弗莱彻,他先是惊讶,然后慢慢露出认可的表情,最后甚至配合安德鲁指挥起来。
这结局有两种解读:
- 1.
黑暗版:安德鲁彻底被体制化了,他成了第二个弗莱彻,为成功不择手段;
- 2.
光明版:他用实力赢得了尊重,师徒二人通过音乐达成了和解。
导演自己都说:“我更倾向于这是一个悲剧”,但也没把话说死。
➤ 个人观点:追求卓越可以,但别以人性为代价
我自己是打鼓的,看这片子心情特别复杂。技术上来说,这片子的剪辑和节奏简直神作——鼓点和对切镜头看得人心跳加速,拿奥斯卡最佳剪辑实至名归。但价值观上,我觉得它更像一个警示故事,而不是励志片。
弗莱彻有句话:“英语里没有比‘不错’更害人的词了”,这话听起来很燃,但细想很可怕——如果只有‘完美’和‘垃圾’两种标准,人生会失去多少中间地带的乐趣?
安德鲁最后确实技术封神了,但他失去的是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甚至对音乐最初的爱。那种‘不疯魔不成活’的状态,到底是‘成功’还是‘异化’? 我觉得值得每个努力的人想想。
总之,《爆裂鼓手》好看是真的好看,但别把它当奋斗手册。卓越很重要,但别让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