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红三部曲之蓝》影评:自由真的可能吗?蓝色代表什么,如何从创伤中走出

你有没有想过,彻底摆脱过去、割断所有联系,是不是就自由了?🎬 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就这么把一个女人的痛苦与自由挣扎,摊开给我们看。它不轻松,却可能戳中你心里某个角落——我们都背负着些什么,却幻想一走了之。

这部1993年由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电影,是三部曲的开篇,借法国国旗蓝色象征的“自由”展开故事。女主角朱莉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丈夫和女儿,试图通过抛弃一切过往——卖房、销毁乐谱、逃离熟悉环境——来追求绝对的自由。但自由,真的能通过“不要任何牵挂”来实现吗?

💧 一、蓝色,不只是颜色

电影里,蓝色几乎无处不在。游泳池的水、水晶吊灯、糖纸,甚至突然笼罩画面的蓝色光影……这些蓝,不单是视觉基调,更成了朱莉内心状态的延伸。

蓝色常被看作自由和忧郁的双重象征。朱莉想借蓝色包裹自己、隔绝世界,但蓝色也如影随形地提醒着她的悲伤与回忆。🏊 那个反复出现的蓝色游泳池,是她逃避的避风港,却也像她始终浸溺其中的过去。四次游泳场景,次次心境不同,从试图放空到最终无法挣脱,泳池的蓝仿佛她无法游出的情绪牢笼。

而那块被咖啡缓缓浸透的方糖,镜头凝视它五秒——时间仿佛静止。有人说,这仿佛朱莉的内心:看似冷静,实则正被外界一点点渗透,她想抵抗,却无法真正隔绝。基耶斯洛夫斯基甚至为这块方糖测试多次,只为“精确表现五秒内的渗透过程”,细腻得让人窒息。

🔗 二、割断过往,真能自由吗?

朱莉决心“什么也不要”,她扔掉丈夫的乐谱、离开家、甚至尝试自杀。她以为清空一切,就能自由。

但结果呢?回忆并没放过她。丈夫未完成的旋律不时浮现;街头艺人吹奏熟悉的曲调;丈夫生前好友奥利弗出现;甚至她意外得知丈夫曾有情人……这些“干扰”不断叩击她试图紧闭的门。

  • ​物理上的隔绝,并没带来心灵解脱​​:她躲进新公寓,不工作、不交际,但过去仍如幽灵般找上门。那个总在扔瓶子的老妇(三部曲都有这个神秘角色),朱莉起初漠然以对,仿佛对外界的苦难无动于衷——或许正暗示她沉浸于自身痛苦,却忽略了自由也包含对他人的看见和联系。

  • ​“自由”的悖论​​:朱莉形式上自由了,却反而更强烈地感受到情感与记忆的囚禁。导演似乎在说,完全割裂过去的自由,或许根本不存在。有影评甚至指出,“自由的反面也可能是另一种囚禁”。

    《蓝白红三部曲之蓝》影评:自由真的可能吗?蓝色代表什么,如何从创伤中走出

😢 三、音乐与沉默:另一种语言

电影对声音的处理非常巧妙。丈夫未完成的乐曲,既是朱莉的痛苦来源,最终却也可能成为她走出困境的纽带。

  • ​音乐突然响起,又戛然而止​​:常伴随朱莉的回忆或情绪波动出现。有时是澎湃交响乐突然涌入,有时是几声微弱笛音——声音仿佛她无法控制的内心波澜。

  • ​沉默与黑屏​​:影片几次使用黑屏转场,并伴随短暂静默。这不像一般电影表示时间流逝,而更像让观众体验朱莉某一刻的“时间静止”——她仿佛卡在回忆和现实的缝隙里。比如当人问她“你哭了吗?”,画面变黑,她才答:“不过是水罢了。”这种处理,让我们更贴近她的内在孤寂。

🤝 四、与他人的联结:重新寻找意义的开始

朱莉的转变,似乎始于她不得不重新“看见”他人。

她看到街边斗殴的青年;认识了楼里被邻居排斥的妓女露丝;得知丈夫的情人并目睹其怀孕;甚至面对一直关心她的奥利弗。这些关系起初让她抗拒,但逐渐地,她开始回应。

《蓝白红三部曲之蓝》影评:自由真的可能吗?蓝色代表什么,如何从创伤中走出

  • ​从逃避到接纳​​:朱莉最终将房产留给丈夫的情人,协助奥利弗完成丈夫的遗作,尝试接受新的感情。这些行动并非简单地“放下过去”,而是承认过去是她的一部分,并选择以新的方式与之共处。

  • ​“自由”的新解​​:电影或许暗示,真正的自由不是切断牵挂、孤立自己,而是在接纳联系和牵挂的前提下,依然能选择如何生活。就像朱莉最终流泪,那不是因为悲伤或解脱,而更像是对生命复杂性的承认。

💡 五、所以,自由是什么?

《蓝》没有给出关于“自由”的简单答案。它更像一段探索,展示了一种可能性:或许自由不在于能否摆脱过去,而在于能否承载过去,并依然面向未来。

  •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视角​​:据说,他认为“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无法摆脱他人”。这种观点挺悲观的,但电影结尾朱莉的选择,似乎又留下了一丝温和的余地——自由也许不意味着独自一人。

  • ​一点存疑的思考​​:电影结局常被解读为朱莉的“解脱”和“重生”。但看到她最后的眼泪,我们或许可以多想一层:这种与过去和解后的“自由”,是否依然带着无法完全消散的沉重?🧩 理解这部电影的具体机制,可能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对痛苦的体验和走出方式都不同。

    《蓝白红三部曲之蓝》影评:自由真的可能吗?蓝色代表什么,如何从创伤中走出

🌟 个人观点与建议

看《蓝》不是轻松的体验。它缓慢、沉重,大量特写镜头对准朱丽叶·比诺什的脸,需要你耐心感受那些细微波动。

但如果你也曾被回忆所困,思考过“要如何继续生活”,这部电影或许能给你一种陪伴感。它没说“一切都会好”,但展示了即使在破碎后,人仍可能摸索出前行之路,不一定靠遗忘,而靠理解、选择,甚至接受新的牵挂。

​如果要看,小建议​​:

  • 留意蓝色物品和光线如何出现。

  • 感受声音和音乐的运用,它们如何带动情绪。

  • 不强求立刻“看懂”,感受那份情绪和挣扎本身就有价值。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终究是别人的故事。🎬 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理解自由,还得自己在生活里摸索。但像《蓝》这样的作品,至少让我们知道:这种挣扎,并不孤独。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