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影评,母爱为何复杂?电影揭示了什么?

你是不是也觉得,母爱就一定是温暖无私的?🤔 但电影《母亲》却偏偏撕开了这层外衣,让我们看到母爱里那些复杂甚至阴暗的角落。这部由奉俊昊执导的韩国电影,可不是讲个简单的亲情故事,它用一桩谋杀案做引子,把母爱、人性、社会不公全摊开来给你看,看完了心里头可能都缓不过来。

一、故事梗概:从护犊到失控的母爱

电影主角是一位没有名字的母亲(金惠子 饰),她和智力有些问题的儿子泰宇相依为命。日子本来挺平静,直到泰宇卷入了一起少女谋杀案。母亲坚信儿子无辜,于是开始自己查案,想帮儿子洗清嫌疑。

她先是求律师,后来又去求警察,甚至自己跑去查线索。但查着查着,她发现儿子可能真的犯了案。最后为了护住儿子,她不惜杀了目击的拾荒老人,甚至让另一个智障少年顶罪。电影结尾,母亲在公交车上用针灸让自己忘记一切,接着跳舞,这个画面真的太震撼了。

二、母爱的两面:天使还是恶魔?

这部电影最让人纠结的,就是它展示了母爱的两面性。

  • ​保护欲爆棚​​:母亲对泰宇的爱,起初看着真挺感人。她给儿子喂药、看着他小便、为他奔波,这种“护犊”本能很容易让人共情。

  • ​扭曲与自私​​:但这种爱慢慢变了味。为了儿子,她可以去伤害无辜的人。这时候,母爱就成了占有和自私,甚至有点可怕了。电影或许暗示,这种爱已经超越了道德底线。

母爱在这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游走在灰色地带,既是保护伞,也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这种复杂性,正是电影想让我们思考的。

三、社会批判:弱者为何更难?

《母亲》不只是讲母爱,它还狠狠批判了社会。

  • ​司法不公​​:警察办案敷衍,只想快点结案;律师收钱才办事。底层人想讨个公道,真的太难了。

  • ​阶层压迫​​:母亲和泰宇是社会底层,没钱没势。而富人却能悠闲地打高尔夫,这种对比太讽刺了。电影里所有角色,好像都在善恶之间摇摆,没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

这些设定让电影更有深度,它让我们看到,个人的悲剧背后,往往有更复杂的社会原因。

四、电影为啥值得看?艺术手法亮了

《母亲》能成为经典,和它的艺术处理分不开。

  • ​叙事结构​​:电影像玩俄罗斯套娃,一层层反转,让你猜不到结局。这种悬疑感一直抓着你,直到最后才揭晓真相。

  • ​镜头语言​​:奉俊昊用了很多特写和固定镜头,拍出水、树、手这些细节,让画面有种压抑又诗意的感觉,和电影主题特搭。

    《母亲》影评,母爱为何复杂?电影揭示了什么?

  • ​表演和符号​​:金惠子的演技没得说,把母亲的坚韧和疯狂演得淋漓尽致。电影里“用针灸遗忘痛苦”的设定,也成了逃避现实的象征。

    《母亲》影评,母爱为何复杂?电影揭示了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里有些角色的动机,比如母亲为啥对儿子有这么强的控制欲,背景交代得不算特别细,这可能算个小遗憾吧。

《母亲》影评,母爱为何复杂?电影揭示了什么?

五、个人观点:看了能想点啥?

我看完《母亲》,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它没给你简单的答案,反而抛出一堆问题:母爱到底能有多极端?社会不公下,小人物该怎么活?🤷

这部电影或许能让我们看到,爱一旦失去边界,可能会多可怕。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关注弱势群体,以及司法体系里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果你还没看过《母亲》,我觉着值得找个时间看看。它可能不会让你觉得舒服,但肯定会让你多想一些东西。看完想想,爱和道德,到底该怎么平衡?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